欢迎访问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团委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鲁中高校团字[2021]2号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共青团2021年工作要点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9-22

一、指导思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还是学校加快推进省级优质校建设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复核工作、推动实现提质培优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之年。学校共青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学校第次学生代表大会精神,秉承立德树人为根,青年学生为本,强基固本为要”的团学工作理念,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严格落实团中央关于“全团抓高校”“全团大抓基层”“全团抓思想引领”的工作要求和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1441”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高校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进一步明确高校共青团职能定位,抓好主责主业,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聚力提升学校共青团“三力一度”,为学校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思路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的“五育人”作用,助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加强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技能、尊重劳动,把技能挥洒在祖国大地上,把成长孕育在广阔实践中。

(二)献礼建党100周年,讲好杏林学子青春故事。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主线,把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思想引领相结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推动全校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学校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共青团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服务优势,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履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职能,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围绕重点做好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频共振,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锻炼平台和发展空间,凝心聚力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三、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

(一)把握政治性,探索内涵深、形式新、时效强的思政教育方法。

1.抓住节点,分层分类开展思想引领主题教育活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建党100周年”为主线,广泛开展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等活动,“青年大学习”为抓手加强“四史”教育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激励机制,借助主题团日、社会实践、团员仪式教育、专题报告宣讲、网络主题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将思想引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面,让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红色基因我们传承”“我的中国梦”“国学达人”挑战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

2.高扬旗帜,扎实办好“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加强青年政治引领,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平台,搭建多维思政教育阵地。扩大培养规模,拓展培养内容,丰富培养载体,健全培养机制,努力提升“青马工程”的理论水平提升和宣传辐射带动。

3.抢占阵地,网络空间积极作为。加强改进团的宣传阵地,完善融媒体矩阵格局,牢牢把握共青团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及时传递党团声音,传播正能量。完善全媒体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对网站、微信、微博等团属媒体的管理指导和把关,建立信息发布联审制度;关注网络舆情,科学构建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主动参与网上评论引导,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努力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素养过硬、能发声会发声的“网军”,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推出更多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原创文化作品,发挥共青团宣传阵地的思想引领及育人功能。

4.培树典型,打造青年榜样示范引领。“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批典型,形成一个导向”,严格落实共青团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以共青团评优为抓手,完善“活力团支部”创建、优秀主题团日“校园青春榜样”等评选机制,选树优秀典例,激励广大团员,通过“育先进、树典型、抓样板”,积极打造活动载体,将青年典型示范引领运用于共青团工作之中,不断提高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发挥学生骨干思想辐射作用,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

(二)突显先进性,重育人实效,精准服务青年学生成长需求。

5.扶危解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在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用足用好上级团组织的相关政策,积极配合学校就业部门,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深入实施“千校万岗”行动。扎实做好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面向2021届毕业生广泛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观,推动就业政策送达、就业信息供给,提高就业技能、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促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校各级团干部与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结成帮扶对子,主动亮明团干部身份,为帮扶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2)扎实推进“青鸟计划”工作。充分运用“校团委-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青鸟计划”联络员积极性、主动性,扩大范围搜集整理相关实习实践和就业信息并定期推送。广泛宣传推介我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网络招聘会,创新开展云推介、云招聘活动。要提高政治站位和精准度,工作要落实、落细、落小,不贪大求全,用实现就业的具体数据说话,坚决克服为难情绪和形式主义。

3)继续实施“西部计划”“山东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讲好志愿者奉献西部和基层的青春故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服务岗位,引导和鼓励更多毕业生、党员和学生骨干把个人理想同祖国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6.知行合一,切实回应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深入推进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建设以及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建设,着力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引导团员青年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1)把志愿服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载体,以准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契机,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方式,提升项目水平。围绕烟台市及驻地周边需求导向,推动促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制度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专业性强、社会效益明显、富有特色的品牌项目和活动,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效,努力提高我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内涵和水平。

2)坚持立足校园、深入社区、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各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主体作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围绕学校党政工作大局,组织开展好学雷锋活动月、“暖夕阳”敬老项目、“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行动、献血车进校园、杏林健康卫士等品牌活动,同时发挥各系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3)整合社会实践力量,突出专业优势,把日常服务和集中实践有机结合。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继续组织开展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实践活动的覆盖面,不断提升实践团队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7.以文化人,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特色彰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文化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艺术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扩大文化活动辐射范围和提升教育效果。

1)组织开展好第“睿德”大学生读书节第九届社团文化节迎新生文艺晚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品牌文体活动,提升文化育人的教育影响力。

2)加强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精品社团建设,促进社团内涵化建设,突出特色立团,打造文化精品,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分类指导,引导社团由规模化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切实发挥我校社团在满足青年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作用,做好年度学生社团总结表彰工作

(三)抓住群众性,落实全面从严治团新要求。

8.从严治团,建设制度化的团干部队伍建设体系。加强团学队伍建设,完善分级培训体系,谋划好学生组织骨干、新任团干部、学生团干部、专职团干部的统筹培训,健全团学干部选拔使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扎实推进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提高政治站位、锤炼作风体系、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团学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团学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扎扎实实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服务,以过硬作风推动团学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共青团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本领。

9.强基固本,建设充满活力的基层团支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联系制度,学校团委加强对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指导,深入推进“班团一体化”“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为团支部赋能赋权,进一步激发团支部活力。扎实推进“智慧团建”系统工作,做好团员关系接转、对标定级、学社衔接等网上团务工作。严肃团的组织生活,加强团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等制度。

10.一心双环,建设充满朝气的团学组织。严格落实《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评估工作方案》要求,对标对表稳步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明确组织定位、回归服务宗旨、科学瘦身健体、狠抓改革落实、坚持从严治会,做好学生组织换届工作,规范召开第次学生代表大会;深化学生会组织服务内涵,探索搭建“网上共青团”“网上学生会”,建设“线上+校”三级联动的权益维护机制,定期收集同学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落实。全面修订完善学生社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学生社团考核、监督制度,在学生社团中成立团组织,大力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确保学生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严格制定指导教师和学生社团负责人选配标准,实施班级学生、辅导员、会员、挂靠部门、指导部门五级评价机制,扎实落实社团成立、活动申请逐级报备审批制度。




共青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2021年3月10日


 

版权归共青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所有